首页 > 美食 > 知识 >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知识点整理,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基础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知识点整理,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基础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7-04 12:42:45 编辑:尖叫部落 手机版

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基础

我在风刑软件站里下载的很多软件装了都没事,电脑管家是流氓软件,千万不要装。

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基础

2,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旅游客源地理研究 (二)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三)旅游规划开发研究 (四)旅游区域影响研究 (五)旅游区划研究 (六)旅游信息与旅游地图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3,中国旅游地理常识

天下第一山——泰山天下第一景——西湖天下第一泉——趵突泉天下第一楼——黄鹤楼
具体是要问啥呢
亲,这个具体可以百度呀,你这问的也太广了呀。给你找了一篇,http://wenku.baidu.com/view/c2d9880b4a7302768e993931.html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中国旅游地理常识

4,什么叫中国旅游地理

中国旅游地理,就是在了解旅游地理一般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侧重掌握中国及不同等级旅游区旅游业各组成要素的基本特征及主要特色,对其重要景区及旅游线路有所了解。 中国国土广袤,山川锦绣,自然绚丽,景观多姿,位置适中,形胜优越,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民族众多,习俗迥异,土产丰饶,工艺绝伦,风味佳肴,名扬海外。由于中国旅游资源的无比丰厚及其巨大魅力,中国旅游业起步虽较晚,但在兴旺发达的世界旅游业中,却有雄厚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中国旅游地理也有专业的课程指导,主要就是介绍旅游资源及地形特征的。
乐山大佛地处四川省乐山市,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处,与乐山城隔江相望。乐山大佛雕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汇流处岩壁上,依岷江南岸凌云山栖霞峰临江峭壁凿造而成,又名凌云大佛,为弥勒佛坐像,是唐代摩岩造像的艺术精品之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记得选我满意啊

5,简述中国旅游地理学习的主要方法

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了解中国区位与旅游客源市场,制定科学合理的区域旅游发展战略,为中国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旅游地理是书,旅游地理学是个专业;《旅游地理》共20章。第1~7章主要介绍旅游地理的基本知识;第8~15章着重讲解中国八大旅游区划下所涵盖的各省市的旅游地理常识及其著名的旅游景点;第15~20章为国外旅游地理部分,主要介绍了欧洲、北美洲、东亚及东南亚、非洲和大洋洲的主要旅游国的旅游地理知识。《旅游地理》在编写时借鉴了最新的旅游地理信息,加入了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环境保护的内容,充分体现先进性。并且加入了旅游路线、旅游地图和自助旅游的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为他们日后的成长铺垫良好的基础。旅游地理学是研究人类旅行游览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又称娱乐地理学。旅游地理学系指观光旅游而言,娱乐地理学则包娱乐在内,是广义的旅游地理学,二者均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旅游地理学不仅同地理学的许多分支关系密切,而且与社会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学、园林学、经济学彼此渗透,因此它又是一门边缘学科。

6,中国旅游地理分布特征和相应的开发策略

1、旅游资源的分类A、自然旅游资源B、人文旅游资源2、自然旅游资源的组成要素A、山地B、水体C、动物D、植物E、气候环境3、自然旅游资源的景观特点A、在分布上具有地带性和地域性B、景观组合上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4、人文旅游资源(文化景观)的类别A、历史文物古迹B、古代瑟现代建筑C、民族民谷资源D、宗教建筑及遗存E、文化艺术5、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功用A、特点:(1)历史性和时代特点(2)发族风格(3)地方特色B、功用:(1)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素羊,有助于两个文明建设;(2)可让世界更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3)为科学研究提供实物资料;6、现代登山旅游的类别A、运动探险登山旅游B、观赏娱乐登山旅游7、体育探险登山旅游地型A、条件:山地海拔高,一般在6000米以上;山峰险峻峭拔;终年冰雪覆盖,冰川发育,气候多变等。B、主要分布:分布在兰州-昆明一线以西。主要山峰有: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希夏邦马峰、贡嘎山、慕士塔格峰、四姑娘山等。8、风景名山的定义具有自然美的典型山岳景观和渗透着人文景观美的山地空间综合体。9、风景名山的分类(以自然景观为基础,成因为主要依据)A、花岗岩名山B、岩溶山水C、丹霞风光D、其他自然因素为主要成因的名山E、历史文化名山10.花岗岩名山(名丘)A、泰山:位于山东泰安,其景观特点有:巍峨挺拔,以雄著称;主要景点有:中天门、王母池、斗母宫、南天门、岱庙、碧霞祠等;B、华山:位于陕西华阴;其景德镇观特点有:山崖陡峭,以险闻名;主要景点有:千尺嶂、百尺峡、苍龙岭、玉泉院、西岳庙等;C、衡山:位于湖南衡山;其景观特点有:挺拔秀丽,有五岳独秀之誉;主要景点有:祝融峰、藏经楼、方广寺、水帘洞、南岳书院、邺侯书院;D、黄山:位于安徽黄山市;其景观特点有:造型奇特的石峰,苍劲挺拔的青松,变幻无穷的云海,清流澈甘冽的温泉;此谓四绝,即:石松云泉;其主要景点有:莲花峰、天都峰、云海、奇松;E、千山:位于辽宁鞍山市;其景观特点有:峰奇石峭,寺古林茂;主要景点有:仙人台等;F、三清山:位于江西玉山、德兴县;其景观特点有:峰、石、松、云风景绮丽;主要景点有:玉京峰、三清宫等; 11、花岗岩名丘的景观特点及主要景区景观特点:高度小,起伏和缓,岩石表面受于球状风化作用,浑圆多姿,或具有一定造型。主要景区:厦门鼓浪屿--万石山、淅江普陀山、海南岛天涯海角等。12、岩溶地貌生成的条件(1)要在碳酸岩类岩石分布地区,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等;(2)要有水。含有二氧化碳的水溶蚀碳酸岩类岩石,形成岩溶景观。13、岩溶景观的基本特征。(1)山地高度不大,石峰林立或孤峰突起,而且造型丰富。(2)地下溶洞遍布,洞内有地下湖、地下暗河以及石钟乳,石笋、石柱、石花等景物。14.岩溶地貌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广西和云贵高原等地;15、岩溶地貌主要景区A、漓江山水:位于广西沿漓江桂林至阳朔一线;其主要景观:漓江两岸峰林孤峰,地下溶洞;B、路南石林:位于云南省路南彝族自治县;其主要景观为:岩溶峰林;C、织金洞:位于贵州省织金县;主要景观为:大型溶洞D、肇庆星湖:位于广东肇庆;主要景观为:岩溶峰林;E、兴文石海洞乡:位于四川兴文;主要景观为:石林溶洞;F、张公洞、善卷洞、灵谷洞:位于江苏宜兴;主要景观为:溶洞及洞内景物;G、瑶琳仙境:位于浙江桐庐;主要景观为:溶洞及洞内景物;H、双龙洞:位于浙江金华;主要景观有:溶洞及洞内景物;J、安顺龙宫:位于贵州安顺;主要景观有:溶洞及洞内景物;16、丹霞风光(1)岩石:主要发育在红色砂砾岩地区;(2)景观特点:丹山碧水,精巧玲珑;(3)主要景区:丹霞山(广东仁化)武夷山(闽北国齐云山(安徽休宁)龙虎山(江西贵溪)17、其他自然因素形成的名山A、雁荡山:位于浙江乐清;组成岩石及地貌特点为:属火山流纹岩山体,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丰富多彩的造型地貌和变幻徒刑地貌景观;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灵峰、双鸾峰、展旗峰等造型逼真,被称为我国造型地貌博物馆。还有流泉飞瀑,古洞奇穴;B、庐山:们于江西九江;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断崖峡谷,流泉飞瀑,杉林松海,雨雾烟云;C、武陵源风景区:位于湖南大庸;组成岩石地貌特点有:山财80%以上为砂岩,形成独特的砂岩峰林峡谷地貌;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奇峰林立,造型生动,沟谷纵横,植被茂密;D、九寨沟风景区:位于四川南坪;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整个景区保留着天然未凿的原始美,被称为“人间仙境”或“童话世界”。有雪山和108个湖泊,湖水湛蓝,水草丛生。山坡上原始森林密布,林中生活着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E、黄龙风景区:位于四川松潘;组成岩石及地貌特点:黄色石灰华山谷;主要景观及特点有:水源丰富,植被茂密,湖泊瀑布数以千计;F、阿里山:位于台湾嘉义;主要景观及特点有:其云海、日也和森林合称三大名景。植被繁茂,有天然植物园之称,其中有三千年树龄的红桧,被誉为神木。山之北为台湾名湖日月潭;G、五大连池火山地貌景区:位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其组成岩石及地貌特点有:历史上曾有多次火山喷发,形成14座火山锥体和广阔的熔岩台地。熔岩流壅塞白河,形成五个串珠状湖泊,谓之五大连池。其主要景观及特点有:火山地貌景观丰富,有“火山地貌博物馆”之称;

7,寻旅游地理这本教材的重点

我学的是旅游管理 我有中国旅游地理
了解中外著名旅游资源及其特点 学会评价和规划景区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我今年高考刚考好 感觉重点应该是 1学会分析一个地方的旅游优劣势,旅游价值大小 2知道旅游资源的分类及简单知道其形成原因 3注意旅游开发时和游客旅游时对当地生态 人文环境的保护 4知道欣赏旅游景点的最佳方法 5知道些世界遗产及其分布 旅游是自选里比较简单的啦 很好那分 建议要多选
仅供参考
我所回答的内容来自2009年考试说明,也就是考试重点,因为这本书是选修模块1B,所以内容不多。你根据下面要点去书本上对都可以对到的。 1.旅游和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的内涵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区别 2.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景观的欣赏方法 中外著名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价值 3.旅游规划 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内容 对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进行规划设计 4.文明旅游 根据旅游资源状况,确定旅游点和选择合理的旅游路线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第一章 绪论 一、要求 识记: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理解: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内容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二、考试内容 1.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 2.旅游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3.旅游地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一、要求 理解: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考试内容 1.国外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2.中国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旅游者行为 一、要求 识记:国际上关于旅游者的定义,中国关于游客、旅游者的定义,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旅游者的空间行为规律。 理解:影响旅游者决策行为的主要因素,普雷德(Pred)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旅游者行为规律对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的影响,旅游决策过程。 二、考试内容 1.旅游者 国际上关于国际游客、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的界定,中国关于游客、海外旅游者,海外一日游游客,国内旅游者、国内一日游游客的界定。 2.旅游动机的激发 产生旅游地与客源地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条件:互补性、替代性、可达性。 3.旅游者的决策行为 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感知环境、最大效益的原则、游游偏好。 普雷德(Pred)度假者决策行为矩阵。 旅游决策过程。 4.旅游者的空间行为 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业特征。 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特征。 5.旅游者行为研究的意义 旅游者行为规律对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的影响。 第四章 旅游需求预测 一、要求 识记: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旅游需求预测模型的种类及从相互关系,特尔菲法预测模型。 理解:度量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的指数,趋势外推模型,引力模型。 二、考试内容 1.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 影响旅游需求的要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特征,收入和闲暇,职业和教育水平,资源和交通,价格和汇率。 旅游需求预测资料的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二手资料。 2.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集中性 旅游需求的时间分布集中性。 旅游需求的空间分布集中性。 3.旅游需求预测模型 趋势外推模型,结构模型,仿真模型,定性模型,以上四种模型的相互关系。 4.趋势外推模型 简单回归模型,时间序列模型。 5.引力模型 旅游研究中的引力模型及其发展 6.特尔菲法预测模型 第五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一、要求 识记: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概念,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评价类型,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的原则、方法,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估。 理解: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二、考试内容 1.基本概念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基本概念。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评价:体验性评价,技术性评价,综合性评价。 2.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以评价为目的的分类原则:相互独立原则,简明原则。 旅游资源的分类:以资源特性为分类标准,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为分类标准,以旅游者的体验为分类标准,以综合资源特必与游客体验为分类标准。 旅游地的分类:自然风景旅游地,文化旅游地,历史古迹旅游地,娱乐旅游地,运动性旅游地,产业旅游地,综合性旅游地。 3.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 美感质且评价: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心理学派,现象学派。 4.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气候的适宜性评价,地形的适宜性评价,资源要求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5.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估 概念,旅游地综合评估模型,旅游地综合性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第六章 旅游地生命周期与空间竞争 一、要求 识记: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理解:旅游地空间竞争。 二、考试内容 1.巴特勒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及其价值。 2.旅游地空间竞争 旅游地空间竞争的理论解释,名山旅游地的空间竞争,喀斯特石林旅游地的空间竞争。   
文章TAG: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版知识点整理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