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6日,人民日报发文《生娃是家事也是国事》,介绍了我们国家目前的生娃情况,鼓励年轻人生二孩。
90年代初的人,可能到了现在这个年纪也都开始考虑生娃的事情了。我的闺蜜群一共6个人,3个刚生完娃,1个怀孕中,2个在备孕。对于这件“国家大事”,她们怎么看?想不想生二胎呢?为什么?我询问了其中一些人的看法。
打死不生!太痛苦了。
首先是忍着孕吐上班,大着肚子产检。并且我和婆婆两个人育儿观念不同,互相觉得对方做的是错的。老公就像甩手掌柜,他回家该打游戏打游戏该睡觉睡觉,我和婆婆、宝宝一起睡,累到虚脱。
产假只有98天,我完全不想生二胎,但是我老公竟然和我说:“别人还不是生两个生三个?你辞职算了。”
对于生二胎,我内心是非常抗拒的。我想回重回职场,我的事业刚好到上升期。然而到最后生不生居然不能自己做主。
什么?国家又骗我生二胎?
上一次把生孩子当成国家大事是计划生育的时候吧?
因为计划生育,我是独生女,我老公也是独生子,现在要负担双方父母,我老公还有爷爷奶奶。也就是说,我们两口子要负担6个老人。现在还让我生二胎负担两个孩子?怕是土都不够吃哦。
他父母要照顾老人,也没空帮我带孩子,现在一家老小嗷嗷待哺。我也没上班,全靠我老公一个人养活。
对了,疫苗的事情了解一下?
最后说我自己吧。
对于刚刚生完一胎,终于完成了“人生大事”,松了一口气的人来说,二胎?不存在的。
我和先生2014年结婚,就被花式催生。那时候虽没有要生的打算,但办结婚证的时候也被父母催:“顺便办一张准生证吧!”。
由于是跨省,办准生证程序非常之繁琐,先在他家写申请,再寄去我老家核实盖章,再寄回来确认,如果生娃不在当地,还得去生娃的地方盖章。如果要办的话没半个月是完成不了的,遂放弃。
到2017年怀孕,我们又为准生证发愁,结果打电话咨询——什么?只要签个字?什么?还可以委托别人办?对!最后委托父母签字,只用了两个小时就搞定了。
总之,在“2015全面二孩”后,办准生证这事儿终于不被卡着了。但其他方面依然还有很多麻烦。
从怀孕开始,首先是产检。即使购买了生育险可报销部分费用,自费部分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比如不在规定时间检查需要自费,产检项目异常复查需要自费,产检时医生会让你补钙、补铁,但购买钙片、铁剂也要自费。
然后到生产。我当时入住的县医院不提供无痛分娩针服务(在网上查到的结果是,因为缺少医师资源,能体验无痛分娩的中国产妇微乎其微),当时十几个小时宫缩痛,简直痛到怀疑人生。
最后到生育,也有很多费用。我在深圳买的社保,在老家生孩子是不能直接异地刷卡报销的,要先自己掏钱,然后再准备好所需材料来深圳报销,而且报销金是定额,无法覆盖我生孩子的所有费用。
从怀孕到生产,就花了不少钱,再想想以后的投入,养育一个孩子的经济成本太高了。
而且对于一个独自带孩子的母乳妈妈来说,社会的关怀也远远不够。
孩子两个月的时候,我带她坐动车来深圳,车上的母婴室居然连尿布台都没有,只有一张凳子。最后只好抱着她回到座位,在其他乘客嫌弃的眼神中换尿布。
不知道深圳街头母婴室有多少,反正我出门在外没有看到一间,在外面哺乳时只能找个偏僻的角落。
推着婴儿车出门体验更是差,人行道上没走多久就碰到各种障碍,只能化身钢铁侠双手抬起婴儿车,无障碍通道只在医院见到过,总之,保证你没有第二次推车出门的想法。
从2015年全面开放二孩以后,办理准生证更为便捷,而且不少省份相继推出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比如延长产假、发放奶粉补贴。这让很多人把生二胎提上日程。
但就我个人而言,除开上面的整体大环境让我觉得育儿倍感压力,身体上的疼痛和心灵上的折磨更让我精神崩溃。当时孩子胎位不太正,生孩子导致我耻骨联合分离,还有侧切伤口要恢复,一边又要没日没夜地哺乳、换尿布、哄睡,经常是半夜坐在黑暗中边喂奶边哭。
所以,我只想用一张网上的图来表达我的心情:
不知道你对于这件“国家大事”是怎么看的?留言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吧。
请尊重原创,保护版权
本文为尖椒部落原创作品。欢迎转载,但请保留本段文字:转载自中国女工权益与生活资讯平台——尖椒部落(jianjiaobuluo.com)。并保留以下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