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比是一个善良、虔诚的少年,有爱他的家人。但在他向家人坦白自己的性倾向后一切改变了。母亲玛丽认为同性恋会下地狱的训诫,想尽办法矫正儿子。而鲍比的痛苦与日俱增。在满20岁生日前鲍比认识了开朗青年大卫,可玛丽拒绝接受,并以有一个同性恋儿子为耻。鲍比伤心地离开家,最后选择死亡来结束内心的折磨。
他的死彻底唤醒了家人,尤其是玛丽。她在无尽的悔恨中开始接触同性恋人群,参加同性恋亲友会,与神职人员探讨圣经解释。在翻阅儿子的日记后,她终于发现,其实她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儿子与众不同,只是她不肯面对。失去儿子的母亲在倾盆大雨中失声痛哭,雨水和泪水将固执、偏见和不理解洗刷得一干二净。玛丽此后将毕生投入到同志维权事业中,帮助那些和鲍比一样的少年。
在真实生活中,玛丽在推动市议会同志自由日提案时留下了一句名句:“当你们在家中、教堂说出‘阿门’(祈祷)时,想想和记得,有个孩子在倾听。”这句话就如一道永恒阳光,照亮了无数困惑、绝望和渴求认同的同志青少年。
延伸阅读